因4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批量注冊微信公眾號,違規從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騰訊公司起訴杭州地下金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地下金庫公司)、杭州海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樹人優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樹人優勝公司)、杭州火光網絡科技有
因4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批量注冊微信公眾號,違規從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騰訊公司起訴杭州地下金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地下金庫公司”)、杭州海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樹人優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樹人優勝公司”)、杭州火光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虛假商業宣傳,構成不正當競爭。
據了解,這是**首例互聯網平臺對平臺內賬號違規提起的不正當競爭訴訟案件。 目前,杭州互聯網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并表示該案系**首例利用微信公眾號及關聯小程序進行的違規網絡金融放貸、發布互聯網金融居間信息的案件。
利用微信違規網絡放貸遭起訴
起訴材料顯示,4被告以自然人劉某為紐帶形成關聯公司,自2017年11月起,批量注冊“海逸花ANNFLAT”“極盾”“火光網絡科技”“花花有購”“紅紅樂購”等多個微信公眾號以及“貸款大全吧”小程序,以相互分工合作的方式違規從事網絡貸款中介信息業務。
以“海逸花ANNFLAT”公眾號為例,功能介紹顯示其“為多個行業客戶提供**智能的風險管理整體解決方案”,但在實際運營時卻是非法從事網絡貸款中介等業務活動。例如,該公眾號在其“產品大全”模塊下設置了“超市首頁”“發現”等欄目,其中“超市首頁”下的“全部口子”包括有30個網絡貸款產品的介紹及“申請貸款”的鏈接,“發現”為其作為熱門服務列舉的貸款產品。產品內容介紹為“每日費率:0.03%,貸款期限:7-14天”“一分鐘審核,三分鐘放款!”等描述。
根據起訴材料,“海逸花ANNFLAT”公眾號首頁下方還顯示了其設置的相關小程序“貸款大全吧”。此外,該公眾號向關注粉絲推送的消息也全部是有關網絡貸款的產品介紹和二維碼。微信用戶添加貸款審核員后,會誘導用戶進行違規套現,并收取一定數額的套現手續費。
騰訊訴稱,被告杭州地下金庫公司、浙江樹人優勝公司在公眾號和“貸款大全吧”小程序注冊和運營過程中,向微信公眾平臺提交偽造的小額貸款資質文件,騙取公眾平臺的審核認證。且在上述行為過程中,4被告在公眾號及小程序中仿冒微信官方團隊投訴頁面,以期達到逃避騰訊官方監管活動的目的。
為了加強微信平臺生態治理,嚴厲打擊非法從事網絡借貸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騰訊公司以4家公司不正當競爭為由訴至杭州互聯網法院。
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規定:“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遵守法律和商業道德。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行為。”
騰訊公司認為,上述4家公司不僅損害了微信中其他合法經營者的競爭利益和微信用戶作為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降低了其他經營者和微信用戶對微信產品的信賴,還破壞了微信公眾賬號、小程序正常的注冊和運營秩序,損害了微信產品的商譽,削弱了微信產品的市場競爭力,4被告對此不正當競爭行為應承擔共同的法律責任。
目前,該案仍在進一步審理中。
嚴厲打擊非法從事網絡借貸行為
石家莊網站建設注意到,目前在微信中已無法搜索到上述“海逸花ANNFLAT”“極盾”等微信公眾號及關聯小程序。事實上,對于違規小程序,騰訊微信團隊一直采取“零容忍”的態度。
2017年12月,銀監會聯合央行下發了《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暫停新批設網絡(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暫停發放無特定場景依托、無指定用途的網絡小額貸款。
在各地打擊非法現金貸活動背景下,一些不具備貸款資質的“黑貸”將目光瞄向了微信小程序平臺。據了解,這些混入平臺的“黑貸”,一般是通過上線類目與服務內容不匹配、上線后改名以及上線后更改相關服務等方式,惡意繞過審核;或者通過個人名義申請無需營業執照的類目,等審核通過之后便開始從事“惡意營銷”。
對于這種惡意繞過審查、對抗平臺規則的行為,微信多次重拳出擊。今年2月,微信官方封禁了1000多個違規“現金貸”小程序,并通過在“上線后改名”的審核渠道中采取審核限制、人工攔截等措施,防止違規小程序改名或者再次在平臺上申請,繼續進行違規、違法的現金貸業務。
騰訊表示,針對上述違規現象及可能存在的問題,團隊將加強審核和巡查,采取“零容忍”的態度,持續堅決打擊,絕不姑息。與此同時,在小程序逐漸壯大的過程中,一些傳統的“黑產”也盯上了小程序,部分小程序被利用進行惡意營銷等活動,他們也會持續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措施,進行對抗和打擊。同時,也將進一步加強搜素關鍵詞屏蔽措施,限制違規小程序入口,并呼吁更多用戶監督舉報。
業內人士認為,對此類違規行為,監管部門一方面應加強對小程序等類似平臺的監控,一旦發現此類違規現象,通過微信等平臺運營方快速處理違規現象;另一方面,繼續加強對現金貸、違規借貸行為的監管,盡快發布新規后的處罰案例,形成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