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投資界的熱錢,正在涌入直播app領域。有投資人放言,直播作為新興的社交平臺,一定會干掉微信;也有創業者說,騰訊現在很焦慮,有7個項目組同時在研發直播,已經上線了3款產品(雷鋒網注:now直播、企鵝直播和花樣直播)。 毫無疑問,直播app大戰正在
互聯網投資界的熱錢,正在涌入直播app領域。有投資人放言,“直播作為新興的社交平臺,一定會干掉微信”;也有創業者說,“騰訊現在很焦慮,有7個項目組同時在研發直播,已經上線了3款產品(雷鋒網注:now直播、企鵝直播和花樣直播)”。
毫無疑問,直播app大戰正在上演,如同當年的團購大戰、叫車軟件大戰。暫時排在前列的直播app們,展示著他們耀眼的數據,以證實行業的繁榮。但也有媒體挖出了,這個行業中令人震驚的數據造假潛規則。直播app們身在風口浪尖,也身處陰云密布中。
看衰和看不懂直播app的人說,不管把自己包裝得如何高大上,直播app就是手機上的秀場而已,全是套路(參考1、2、3),只能激發出人性中的惡。但直播app們表示不服,他們說,你來看看我們是怎么做善事的,看看是不是忽略了,我們也能激發人性中的善這件事。
作為*近被質疑*多的熱門直播平臺,映客不想對外界的質疑做出任何回應,但愿意講講他們是怎么利用直播平臺做慈善的。
他們做慈善的想法起源于一個偶然事件。
石家莊網絡優化獲悉,2016年2月,湖南衛視主持人馬可,通過映客直播為一名白血病患者籌集了 4 萬多元的善款(直播期間獲取的40多萬“映票”,以10/1的比例兌換出4萬多人民幣)。之后,又直播了將善款送到患者手上的過程。但是,部分質疑者們認為這件事的營銷成分更大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這件事一定不是馬可的個人行為。因為正常的映票兌換人民幣比例為 32/1,如果是 10/1 兌換就相當于全額捐出,因為用戶充值 1元可獲 10 個映客虛擬貨幣。
映客說,他們想把這次偶然事件常態化。于是,專門建立了一個賬號“小映幫我”(885885),需要幫助的人可以申請通過這個賬號,講述自己的故事,然后得到直播時獲得的收益。全額,而非按照一般的 7/3,主播拿三成左右。映客方面稱,“小映幫我”這個賬號直播了“小映幫我”上線的發布會,期間獲得超過 150 萬張映票,相當于 15 萬余元,這筆錢也將捐給指定的教育領域慈善機構——芒果V基金。
除了這種通過專有賬戶“小映幫我”進行慈善直播,映客還想到一種利用明星效應的方案。其中一個“小映助學”項目的方式是,邀請100位“明星”主播進行半公益性的直播,“明星”承諾捐出收益的一半,而映客官方也相應捐出同等金額,雙方共同推進慈善事業。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收益的一半指的是按照 32/1 的正常比例,兌換人民幣之后,再除以2。以主播拿到三成的收益計算,相當于主播拿出 1.5 成的收益,映客放棄 1.5 成的收益(未計入稅費和映客支付給蘋果等平臺方的手續費)。
映客方面表示,對于慈善主播而言,具體的收益分成方案需要跟官方提前簽訂協議,主播可以自行決定捐出的比例。
這家公司在發布會公布,其app累計下載量已經突破 1 億,日活超過 1000 萬。副總裁王昊表示,在映客平臺上,很多無名英雄貢獻著他們的愛心。
你一定沒想過,直播能否激發人性中的善
在一個試驗性的公益主播項目中,映客與網紅聾人女孩張若蘭簽訂了慈善協議,“她在映客直播期間,每收到 32 個映票,映客就會以映客和張若蘭的名義共同向公益機構捐款 1 元錢。”四個月的時間里,張若蘭獲得 1967 萬映票,*終捐款 61.5 萬余元。雷鋒網(搜索“雷鋒網”公眾號關注)了解到,截止發稿,這位“*勵志”女主播擁有粉絲 66.2 萬,向她送出映票的粉絲中,**名送出 607 萬映票,相當于花了 60 萬人民幣,第二名 14 萬元,第三名 8 萬元。
如果數據屬實,或許外界真的忽略了,直播app們除了消解寂寞,也能激發人性中的善——至少直播可以讓別人的苦難,更真實地展現在自己眼前。或許那些愿意給一張張整容臉的無業姑娘送花的人,也不會吝嗇于向上帝沒有照顧到的人類默默貢獻愛心。或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