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是臺灣金融業O2O跨境支付業務的爆發年,除原有的信用卡收單業務外,年底新增掃碼支付業務,宣告將進入戰國時代。 截至1月底,已有元大、玉山、華南、第一四家銀行,分別與支付寶、微信支付合作推出掃碼支付,接下來還有擅長消金業務臺新銀蓄勢待發,預計
猴年是臺灣金融業O2O跨境支付業務的爆發年,除原有的信用卡收單業務外,年底新增掃碼支付業務,宣告將進入戰國時代。
截至1月底,已有元大、玉山、華南、**四家銀行,分別與支付寶、微信支付合作推出掃碼支付,接下來還有擅長消金業務臺新銀蓄勢待發,預計將帶領國銀沖進每年高達600億元陸客商機。
據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陸客來臺帶動旅館、餐飲、交通、娛樂等龐大支付需求,過去不是付現,就是以刷銀聯卡為主。此情況,在第三方支付專法(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打開跨境支付市場后,阿里巴巴集團旗下螞蟻金服的支付寶、騰訊旗下財付通的微信支付,陸續搶進臺灣市場,陸客來臺消費,多了“跨境掃碼支付”選擇,只要以支付寶或微信平臺App掃描商家QR Code,就可完成付款。跨境掃瞄支付為國銀開辟一條新財路。
目前已有四家銀行開辦跨境支付掃瞄,其中玉山、元大合作對象為支付寶,**、華南銀行則選擇與微信支付合作。臺新銀行亦已取得金管會核準與支付寶合作,可望成為第五家推出的銀行;兆豐銀行去年底也與財付通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為后續開辦預作準備。
目前看來,公股銀行選微信支付,民股銀行站在支付寶這邊。
為網住陸客來臺的跨境掃碼支付商機,各銀行不僅比誰上線時間快,更比合作的商家覆蓋率,商家已遍及食、衣、住、行、娛樂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