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快速崛起以及資本市場的如火如荼,越來越多國外的創業加速器將目光瞄準中國,期望在這里,借勢資本和市場,實現新一輪的升值。 在這股大潮中,500 Startups最近尤為高調活躍。其剛剛與杭州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下一步,自然是收羅項目了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快速崛起以及資本市場的如火如荼,越來越多國外的創業加速器將目光瞄準中國,期望在這里,借勢資本和市場,實現新一輪的升值。
在這股大潮中,500 Startups*近尤為高調活躍。其剛剛與杭州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這下一步,自然是收羅項目了。
500 Startups是硅谷的一家**加速器,與Ycombinator以及TechStar齊名,專注于早期投資。
這家加速器的創始人是Dave McClure,曾幫助投資教父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管理種子基金。2010,Dave McClure成立500 Startups,表示未來將孵化投資500家創業公司。5年過去了,其交出的成績單是:已投資創業公司達1400家。
石家莊網站建設了解,社交媒體營銷公司Wildfire Interactive已被Google以3.5億美元收購,3D打印公司MakerBot被同領域巨頭Stratasys以4億美元并購。三只獨角獸中,云通信服務公司Twilio第四輪融資后估值達5億美元。信用記錄免費查詢提供商Credit Karma現估值35億美元,東南亞叫車移動應用服務GrabTaxi**一輪融資達3億美元,估值15億美元。
500 Startups旗下主要包括種子基金和加速器,對有前途的種子期創業公司投資2.5萬美元到20萬美元,加速器項目投資12.5萬美元。這里不得不提一點,500 Startups是一家全球化戰略非常突出的公司,這在整個加速器產業也不多見:在其所有投資的項目中,有三分之一來自海外。
對于全球化的布局,500 Startups是經過了長期的探索才找到的一條合適的路。
其方式頗為值得借鑒。
*早,500 Startups在印度投資項目,由于不了解當地的估值水平,使得所投項目估值過高,導致項目在此后的融資中無人接盤。由此,500 Startups開始換一種打法——微基金:即以較少資金在當地設立一個基金,邀請本地投資人加入并募集剩余資金,并聘請本地人擔任基金管理者。遇到好項目,500 Startups主基金可以跟投。
這樣的方式就避免了水土不服,因為本地投資合伙人更了解本地項目,而500 Startups的背書則為基金注入了品牌信任,在幫助當地企業對接全球資源上,相比純本土基金優勢明顯。此外,500 Startups能以更為少量的資金撬動杠桿,通過對更多企業進行投資,降低風險,提升投資回報率。
500 Startups已在多個**和地區設立微基金,包括東南亞、日本、韓國、泰國、土耳其、北歐、中東、北非,還有一支專注移動互聯網的垂直型基金。
在500 Startups看來,這些**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已經有所發展,一旦基礎建設搭建完畢,市場將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早布局,早樹立品牌,則能搶到先發優勢。
對于本地基金管理者,500 Startups會設立較高門檻,一般要求是創始人或者投資人,并且有足夠的能力和影響力,可以在當地募到至少500萬美元的資本。
2013年,500 Startups宣布進入中國,由馬睿擔任中國區負責人。馬睿告訴i黑馬,早在2010年,500 Startups就已經開始關注中國市場,并對上海云絡科技進行投資。當時,公司致力于滿足中國市場對于云服務的需求,人們愿意為服務付費,盈利前景被看好。
由此,對于500 Startups在中國的投資邏輯也可窺見一斑:偏向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從事跨境業務以中小型企業為重點目標的創業公司。
此外,讓500 Startups引以為豪的還有來自中國的Affinity China以及Fiberead。Affinity China是一個幫助富裕的中國人到海外旅游和購物的平臺。在2011年,風險投資公司RRE Ventures和500 Startups聯手在Affinity China的種子回合中對其進行了融資。Fiberead則是一個眾包式的出版平臺,繞過出版社,讓中國譯者們“自出版”外國圖書。
從這兩個案例中可以看出,500 Startups偏向于將海外資源與中國資源進行對接的項目。比如在Fiberead中,500 Startups對其投資十二萬五千美元,占股5%,卻為其提供了遠遠大于占股比例的全球資源,比如美國的公關、融資及后續投資引薦、導師一對一指導、創業課程等。2015年6月Fiberead從500 Startups加速器畢業后獲得470萬人民幣種子輪融資,由清控科創的秦君,磐谷創投聯合跟投。
對于2015年中國市場較為火熱的o2o項目,馬睿則表示“估值太夸張了。”
500 Startups并不專門投資某個領域,而是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領域少量、多次地投資,這是它的邏輯。
馬睿告訴i黑馬,由于在全世界都有布局,因此并不著急在中國市場一下子都投進去。如果本地項目不適合,則可以先投別的**。相比中國純本土的基金,500 Startups在投資上會顯得更加游刃有余,壓力也會大大減少。
目前,500 Startups已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共投資了近26家初創公司,其中包括香港的笑話分享平臺9GAG、電商網站Shopline,臺灣的圖片拼貼應用PicCollage(拼貼趣)、社交聊天工具Cubie,大陸的云服務提供商云絡(ChinaNetCloud)等等。未來將繼續保持每年5~10家的投資量。
美國早在1995年便興起了投資熱,由于這種以投資為主導的增長模式不可持續,2000年投資陷入低谷。這與中國目前火熱的創業創投情形極為相似,其中存在非理性的繁榮。
“我們慢慢投,邊走邊看,保持好節奏就行。”馬睿笑著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