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月21日),獵聘網宣布,彭靂琦正式受邀出任獵聘網COO一職,主要負責銷售、營銷和服務等一系列工作。而這位新任獵聘網COO的彭靂琦,說起來,還是獵聘網CEO戴科彬以前在寶潔的Boss。#給以前的下屬打工,這感覺一定很酸爽吧# 彭靂琦在寶潔待了20多年,
昨天(10月21日),獵聘網宣布,彭靂琦正式受邀出任獵聘網COO一職,主要負責銷售、營銷和服務等一系列工作。而這位新任獵聘網COO的彭靂琦,說起來,還是獵聘網CEO戴科彬以前在寶潔的Boss。#給以前的下屬打工,這感覺一定很酸爽吧#
彭靂琦在寶潔待了20多年,擁有好多個頭銜,而且每一個都很長:“吉列公司的全球品牌總監”,“寶潔公司在中國成立20多年來**個在中國大陸成長起來后被派往美國掌管全球生意的品牌總監”,“吉列公司成立百年后首位擔任該關鍵位置的非美國人”。她曾在不同地區領導過寶潔公司的4個十億美元級別的品牌生意,其中包括中國的Olay玉蘭油和碧浪、大中華區的護舒寶,以及全球范圍發展中**的吉列鋒速3。在過去的12年間,她經常在包括哈佛在內的多所院校進行公開演講;作為寶潔波士頓女性網絡的聯合主席,她更是幾乎把幫主職業女性的發展和生活平衡當做自己的第二職業。
那么,擁有“全面打理生意”、“制定發展策略”,“建設全球品牌”以及“領導大型組織架構改組”經驗的彭靂琦,為什么從傳統快消行業走向互聯網行業,決意“從頭再來”呢?
彭靂琦在《致獵聘網員工們的一封信中》給出答案:“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幫助個人挖掘自己的潛能,尋找適合自己的挑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將成為人力資源的主要命題” 。
這當然是一句大而無當的場面話,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不難發現,自2008年始,越來越多寶潔系的人選擇出來創業,投身到互聯網行業。除了順應潮流外,也和寶潔公司在全球市場遭遇困境有關:產品更新緩慢、陷入成本危機,隨之而來的后果就是人員流失、裁員、收縮電視廣告,首當其沖的便是市場部門。在互聯網創業圈,儼然已經形成了小小的寶潔系,這里,虎嗅梳理了近些年來寶潔系比較成功的創業者和高管,看看活躍在互聯網圈子的寶潔人,身上都有哪些共同特點。
品友互動
品友互動創始人兼CEO黃曉南,是寶潔系中*早進入互聯網創業的人。她于2008年創辦了**化展示廣告類平臺“品友互動”。當時她找的創業伙伴之一謝鵬也是寶潔人,寶潔在文化建設、員工培訓、團隊合作和領導力等方面也都給品友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獵聘網
獵聘網CEO戴科彬曾任職于市場部大中華區品牌經理,管理過碧浪、護舒寶、佳潔士、歐樂B等品牌的戴科彬,在2008年,戴科彬辭去P&G寶潔公司市場部大中華區品牌經理的工作,創立獵聘網。在去年完成C輪融資后,獵聘網已經從一個簡單的社區信息互動平臺轉變成一個職業發展平臺。截至目前,獵聘網已經成為中國第三大招聘網站,也是中國人才招聘市場上**一家以中高端人才為目標的招聘網站。
藝龍旅行網
由于高管頻繁換血、成本控制不利和策略等問題,藝龍從與攜程平起平坐的“江湖地位”到如今一落千丈。2007年,擁有12年寶潔工作經驗的崔廣福臨危受命,出任藝龍CEO。據藝龍內部人士透露,“崔廣福成為藝龍CEO后就開始大力推行各種成本控制策略,并且得到了很明顯的效果,盡管藝龍長期還是虧損,但是減虧了不少,甚至一度出現盈利。”但在今年7月,由于攜程入股藝龍,崔廣福正式卸任藝龍CEO一職,仍以顧問身份為易龍服務。
在加入藝龍之前,夏青寧曾就職于寶潔公司銷售及渠道市場部。2007年12月,他加入藝龍,先后擔任華東區銷售部高級總監以及酒店合作伙伴部高級總監。2011年8月1日,他升任藝龍酒店合作伙伴部副總裁。
麥淘親子游
同樣易主藝龍的其實還有謝震。這個在OTA行業身居要職工作了7年的老兵,因為去新疆喀納斯的一次親子游經歷,選擇了自己創業。他的邏輯很清晰,以往的旅游機構,無論攜程、藝龍還是同程,做的都是基于產品和功能的平臺,里面沒有“人”,所以他想做一個以“親子”這樣的人為定位的服務。而這正好抓住了互聯網從搜索引擎時代到社交網路時代的變遷的機遇。目前麥田已有7000多名會員,而且每名用戶的重復購買周期平均為52天,推廣基本靠朋友之間的口碑傳播,月流水**時已過百萬。
網易
網易傳媒市場部總經理李安,也是有著七年寶潔市場營銷經驗的寶潔人。她此前提出“態度營銷”的概念,認為受眾是一群有態度的人,而這也是推動著網易不斷追求更加客觀的報道內容,推出更有深度的欄目,以及更加積極地鼓勵我們的網友在這個平臺上發表他們多元、多角度的觀點的原因所在。
還有網易有道品牌總監、網易市場總經理袁佛玉。她比較關注輿論,強調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營銷一定要想方設法進入用戶的輿論場——不要一味強調自己能夠提供什么,而是要重點關注用戶究竟對什么感興趣。同樣還有寶潔出身的網易游戲副總裁王怡。
歌莉婭
前寶潔Olay品牌總監,生活家品牌經理、創始人劉世超,是寶潔公司*早一批進行互聯網營銷及電子商務探索的核心團隊成員。目前他是歌莉婭GOELIA電子商務部總經理兼公司互聯網營銷總監,和其他寶潔系創業者一樣,他也始終專注于品牌方如何進行互聯網營銷并*終帶動線上、線下銷售的模式。
我們來看看,寶潔系的出來的人,都有哪些特點。
核心是“人”
寶潔的文化十分強大,強大到寶潔系都有一個文化情結,希望能夠打造出一家有寶潔這樣文化的公司出來。而在這些文化當中,*核心的一點是“人”。
無論是定位中高端人才的獵聘、要創建一個創意模式生活平臺的京東,還是態度營銷的網易,這些只是渠道,只是手段。無論你的定位,你的策略,你的推廣到底是什么,*終都要回歸到“人”本身來——關注人、研究人、吸引人、服務人,這是寶潔一直以來在做的,也是目前我們從寶潔系身上能看到的。
數據黨,死理性派
都說寶潔重數據,那么寶潔到底重數據到了什么地步呢?
我們來看一下,自1923年成立市場研究部以來,寶潔每年要在60個**研究500萬以上的消費者,還要開展15000個調研項目,其每年花費在市場調研上的費用高達3.5億美元,占銷售額的0.4%。
從寶潔走出來的創業者們就不用說了,更是沿襲了這種傳統。
以獵聘網為例,他們所做的人才招聘系統中,有一個關于“人才匹配度的考核”問題。要知道傳統的匹配和考核都是通過人的經驗,或者一些簡單的工具去進行判斷的。但在一般的招聘網站中,由于缺乏這種技術,就沒法進行準確有效的判斷。但是由于從寶潔走出來的戴科彬相當重視數據,所以他們建立了一個獵聘大數據庫,再輔以中國獵頭的智慧和經驗,就建造出了一半是智能匹配、一半是人工匹配的理想模型,而這也是他們的核心優勢。
再比如1號店,為了控制前置,他們做了大量的調查,建立了一個精細的算法模型,可以提前預估顧客的需求量,而這大大減少了他們每天的庫存。其中,生鮮是易耗損品,由此帶來的成本減少他們又讓利給顧客,從而獲得競爭優勢,達到良性循環。品友也一樣,不論是商業決策,還是客戶講產品特點,還是去想產品的價值,都是從數據出發,拿數據說話的。
品牌至上,營銷大于一切
2014年7月1日,寶潔在辛辛那提宣布把市場總監這個職位改名為品牌總監,市場部也改名為品牌管理部。更甚者,據消息稱,“品牌總監將在組織層面上擁有更廣泛的職責和視野”。足可見寶潔這家快消公司對于品牌營銷的看重程度。
曾任寶潔飄柔品牌經理,后在立邦、伊利以及京東均有任職的程峻怡,就是寶潔“品牌至上”的典型代表。
2011年,程峻怡加入京東,推出了“沙漠風暴”、“男人幫”,“618諾曼底店慶攻勢”以及“奧運營銷”等系列營銷攻勢。同年11月,程峻怡帶領京東廣告招標人員,在央視黃金資源廣告招標競購大會上觸手闊綽,花掉了將近2.31億連續拿下奧運項目《倫敦戰報》和《賽事導航》的**冠名權。
但是這種強調“高預算”、出手闊綽的傳統大企業式的營銷,好像并不適用于強調“吸睛”,劍走偏鋒的互聯網營銷。事實上,程峻怡這樣的大手筆也確實與劉強東的營銷觀念相悖。劉強東曾經說過:“京東沒有廣告投放計劃,京東練的是內功”。
2011上半年劉強東和搜索引擎、導航網站翻臉,稱“將2011年度廣告費用砍掉50%”。2012年,京東在分眾傳媒上的投入翻倍,但是程峻怡的營銷策略并沒有為面臨盈利壓力的京東帶來新的ROI增長點。隨后,2013年1月31日,京東發布聲明,調任程峻怡為POP開放平臺部門負責人。
同樣的還有1號店。他們曾經一度熱衷于高調營銷,并在廣告投放上花了一大筆銀子。可是*終還是逃不開被收購的命運。“大手筆”營銷到底是否適合互聯網不言而喻。
無法否認,在戰略規劃和品牌管理方面,寶潔系確實給互聯網帶來了很多好的變化,但似乎在與野獸派的互聯網營銷磨合時,傳統的寶潔系營銷思維難免“遍體鱗傷”——撒重金買廣告的傳統營銷方式或許管用,但或許三俗,卻戳到消費者G點的營銷才是適合互聯網的營銷(優衣庫)。
該文章由
石家莊網站建設整理。